2018年3月21日星期三
2018年3月20日星期二
你,好不好
2016年10月尾,我初入社會第七個月。雖然還説不上對自己的工作厭倦,但是也算是做著做著,就麻木了。每天,不是對著病人解釋“satu biji dua kali(一天兩次,一次一粒)”,就是戰戰兢兢埋頭工作,深怕一不留神被上司瞧見做錯了什麽,漸漸地開始忘記自己對自己的專業的熱忱。是的,是沒人珍惜嗎?還是急於求功?我當時一直在這問題裏兜旋徘徊。
遇見他,我開始明白,不,不是沒有人珍惜我的努力,而是我自己做的還不夠。雖然不是第一次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强,但卻是第一次想要為病人做得更多。
我們相遇,是在新山中央醫院的血癌病房。我當時就是上去(是,是需要走一段上山坡的路)抄病人的記錄,純粹是爲了趕快做完二十個case然後交差走人。抄完后正想離開,他叫著了我。
“你要走了啊?”
“啊不然呢?你幹嘛又走來走去?”
“現在要去照心電圖。沒事我過幾天就出院了。”
“哦哦,恭喜你啦!掰。”
“爲什麽你每天趕著來趕著走?都那麽忙?還是你在裝忙?我過几天就出院了,你不能和我說説話再走?”
“你要我為你做什麽?”
“和我説話,陪伴我,就可以了。”
結果那天,我加班兩個小時多,不是因爲做不完工,而是我們太多廢話要說。
就這樣,之後就算沒有case要抄,衹要我有空,都會上去看看他。當然,和以往比較起來,我也花了多些時間和其他病人交流,去知道他們的想法,去知道他們的恐懼。雖然以自己短淺的知識,以及現今醫藥科技的限制,沒有辦法讓所有癌症病患都藥到病除,但是,至少我們能做的,是給與那份耐心,以及陪伴。其實,這不是我自己領悟出來的,是他讓我明白的。
他雖然説不上是病房裏最有光芒的那位,但是絕對是最樂觀最積極之一。從第一天化療,到最后一天,他沒有一天是害怕的,沒有一天是抱怨的。那個對人生的積極以及無畏,是我深深欽佩的。
我問他“你是化療掉頭髮嗎?”
“不是,但是我做好準備了。”
“有想吐嗎?或者瀉肚子嗎?”
“沒有,病魔摧殘不了我。”
“有覺得老天對你不公嗎?”
“沒有。換著是別人他們也許無法接受,我就當作爲他們受了吧”
“什麽讓你那麽堅强?”
“我不強,我衹是覺得自己不弱。”
是的,不弱。不必硬著頭皮死命演繹著堅强,衹需要不放棄,不弱,就行了。對著人生,不是說堅强就能熬過一切。最重要的,不就是那默默依然向前,依然要生存的決心嗎?
“我明天出院了。”
“不要到處跑,在家休息。”
“可是我想來帶你去吃乾撈面。”
“下個月吧,不如。”
“不見不散。”
一個月后,我在另外一個部門看見了他的藥物檢測報告。他又進院了。這次不是因爲化療而入院。
沒想到,那一次在病房他媽媽煮給我們吃的午餐,是我和他的第一餐,也是最後的一餐。
沒想到,那一次在病房裏他請我們醫務人員吃的蛋撻,是他送我們的第一個,也是最後一個禮物。
沒想到,那一次在微信的聊天記錄,就再也不會有後續了。
現在,也有一年多了吧?
我一直都記得,
我們説好的乾撈面,
我們説好的自拍照,
還有你傳達給我的那份對生活的積極態度。
像小孩一樣,
就因爲一個果撻而甜蜜滿足。
就因爲一位朋友而雀躍喜樂。
x
订阅:
博文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