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會近期來,來了幾位來自國外的牧師。每一趟,牧師會來兩個月,然後離開,然後到下一個國家或者回國牧養教會。昨天剛好趕上了這牧師和師母在我鄉教會的最後一次講道。崇拜結束后大家就爭著和牧師師母拍張照,很是熱鬧。回家前,我讓小侄女去和師母道個別,畢竟這師母實在慈愛,對我家小侄女很是友好。小侄女很是扭捏,然後我也不知怎麽地,突然冒出了一句話:“你不去好好道別,也許牧師師母回美國后,我們這一輩子就不會再遇見他們了哦。”
本來衹是一句説服小孩子的話,但是説出來后,卻感覺這句話也許是我的潛意識要對我自己説的。對呀,也許這一別后,我們這一輩子就不會再遇見了。是呀,當初在國外求學時認識的朋友,有多少個我們還會再見面?曾經在旅途中遇到的不同國籍的朋友,儘管一起吃早餐吃得那麽愉快,儘管聊了一整個晚上還那麽有勁,儘管一起喝酒看電影后還一起瘋狂,但是有多少個我們依然保持聯絡?
也許就是這一個“這一別就也許再無緣相遇”的理念,所以每一次的離別都是那麽落寞以及不舍。我看,這也許就是旅行的唯一一個短處吧?與其説短處,不如説是遺憾。遺憾我們衹是彼此的過客,遺憾我們能在一起製造回憶的時光如此短暫,更遺憾的是,旅途結束后,我們必須無奈地回到自己生活崗位,讓這忙碌的生活吞噬了我們當初遇到彼此的熱情與 “下次我到你國家去看你” 的那份客套話。
是的,這世界是多麽地大。飛泰國那麽靠近的國家就兩個小時,臺灣五個小時,韓國六個小時,澳洲八個小時,英國十三個小時,美國甚至要二十四個小時。不衹是距離上的問題,試問問,要撥個空出國去旅行都還要考慮到是否有空,是否有假。就算去到了,你有你的行程要走,那個朋友也需要工作,當時初遇的那個輕輕鬆鬆的感覺也許無法再找回來。
無論如何,真的真的很感謝上天,讓我在旅途中遇見了這一位他。我不知道爲什麽我們會那麽投緣。我們説著不同的語言,竟然也可以說個沒完沒了。我有嘗試說他的語言,但是這種會引起轟動的事(爆笑的轟動!),還是別時常做才是。我們第一次相是在保加利亞。第二次相見是我去他的國家游玩,他特地撥空帶我一日游。第三次相見,是他來我的國家出差時特約我吃一餐。我想,遇到這麽一個那麽惜緣的朋友,我未免也太幸運了吧?
這故事的起源是在西方,而藉由我們倆的惜緣舉動,所以在東方繼續著。三十年之後,如果我倆還保持聯絡,我們一定要慶祝一番,實實在在地慶祝一番,make it GRAND!
世界,真的是如此大,卻又是如此小呀!
本來衹是一句説服小孩子的話,但是説出來后,卻感覺這句話也許是我的潛意識要對我自己説的。對呀,也許這一別后,我們這一輩子就不會再遇見了。是呀,當初在國外求學時認識的朋友,有多少個我們還會再見面?曾經在旅途中遇到的不同國籍的朋友,儘管一起吃早餐吃得那麽愉快,儘管聊了一整個晚上還那麽有勁,儘管一起喝酒看電影后還一起瘋狂,但是有多少個我們依然保持聯絡?
也許就是這一個“這一別就也許再無緣相遇”的理念,所以每一次的離別都是那麽落寞以及不舍。我看,這也許就是旅行的唯一一個短處吧?與其説短處,不如説是遺憾。遺憾我們衹是彼此的過客,遺憾我們能在一起製造回憶的時光如此短暫,更遺憾的是,旅途結束后,我們必須無奈地回到自己生活崗位,讓這忙碌的生活吞噬了我們當初遇到彼此的熱情與 “下次我到你國家去看你” 的那份客套話。
是的,這世界是多麽地大。飛泰國那麽靠近的國家就兩個小時,臺灣五個小時,韓國六個小時,澳洲八個小時,英國十三個小時,美國甚至要二十四個小時。不衹是距離上的問題,試問問,要撥個空出國去旅行都還要考慮到是否有空,是否有假。就算去到了,你有你的行程要走,那個朋友也需要工作,當時初遇的那個輕輕鬆鬆的感覺也許無法再找回來。
無論如何,真的真的很感謝上天,讓我在旅途中遇見了這一位他。我不知道爲什麽我們會那麽投緣。我們説著不同的語言,竟然也可以說個沒完沒了。我有嘗試說他的語言,但是這種會引起轟動的事(爆笑的轟動!),還是別時常做才是。我們第一次相是在保加利亞。第二次相見是我去他的國家游玩,他特地撥空帶我一日游。第三次相見,是他來我的國家出差時特約我吃一餐。我想,遇到這麽一個那麽惜緣的朋友,我未免也太幸運了吧?
這故事的起源是在西方,而藉由我們倆的惜緣舉動,所以在東方繼續著。三十年之後,如果我倆還保持聯絡,我們一定要慶祝一番,實實在在地慶祝一番,make it GRAND!
世界,真的是如此大,卻又是如此小呀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
想听听你想说的 ^__^